时间:2018-12-29 点击:4135
在中国近代史上,有这样一个群体,他们在中国传播福音,从事社会慈善和科教文卫事业,影响了中国近代的发展,他们就是来华传教士。
伯驾(Peter Parker,1804~1888),美国首位来华医疗传教士、广州博济医院创始人。1804年,伯驾出生于美国麻萨诸塞州,16岁的时候受洗礼成为基督教徒,他立志成为一名传教士,到异邦传播福音。1834年,伯驾获得医学博士学位,6月,被正式任命为传教士被派遣到中国,成为了美国来华的第一位医疗传教士。1834年10月26日,伯驾到达广州,一个多月后,他前往新加坡学习中文,1835年9月再次来到广州。11月,在英美商人和广州十三行总商伍秉鉴的帮助下,他开办了一家眼科医局,时称“新豆栏医局”,不久后更名为“博济医院”,即今中山医科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的前身。这所医院被公认为中国境内第一所正规的、现代化的西医院。
由于当时清政府实行闭关锁国的政策,百姓对西医心存疑惑,无人敢来,所以医院开业第一天无人问津。次日,一位无钱医治、饱受眼疾折磨的妇女战战兢兢前来就诊,由此开启了西医在中国治病的序幕。据史料记载,医局开诊后仅17天,前来就诊人员达240名,其中更是不乏政府官员。由于病人数目的不断增多,伯驾为了提高效率,有序就医,他将提前准备好的带有数字编号的号码牌发给病人,按序号就诊。可以说,现在的挂号制度就是由此演变而来。
伯驾实行严格的病例登记制度,除了将病人的个人隐私,例如姓名、籍贯、年龄等隐去之外,对于处方用药、手术时间、治疗效果等都详细记录。有一个13岁的女孩,脸部长有巨型肿瘤,从太阳穴一直向下生长到右边面颊,整个右眼几乎都被遮闭掉。由于当时没有麻醉剂,伯驾让女孩服用了一些鸦片剂,将女孩眼睛蒙住,手脚捆绑在手术台上进行手术。最后,他成功的完成了这例手术,这是他来华后所实施的第一例外科手术。
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博济医院被迫停业。在战争期间,伯驾奔波于欧陆、英美等地,传播医疗教育,招募医疗传教士。1842年11月,他重返广州,博济医院重新复业,此时医院已不局限于眼科,成为了一家综合性医院。伯驾在华行医十几年,治疗病人达53000,上至政府官僚,下至百姓乞丐,他一视同仁,不分贵贱。“我一生之中即使未做过其它善工,只恢复了这个为上帝所爱的仆人的健康,我也就不枉为人一世了”,这是伯驾一生的信念。
伯驾在中国近代医学史上首创多项纪录,如1836年割除扁桃腺、1844年割除膀胱结石、1847年使用乙醚麻醉、1848年采用氯仿麻醉方法等等。他医术之精湛,医德之崇高,深受中外人士赞誉,而且首开中国人师从西人学习西医之先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