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史赏析MESEUM OVERVIEW
首页 > 文史赏析 > 从《清明上河图》看宋代医学

从《清明上河图》看宋代医学

时间:2018-12-29 点击:2120

《清明上河图》,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国宝级文物。作品采用散点透视构图法,生动记录了北宋都城汴京的城市面貌和当时社会各阶层人民的生活状况。

      在这幅五米多长的画卷里,描绘了各色人物、牛驴牲畜、车轿大小船只、各具特色的房屋桥梁等,完美再现了宋朝时的繁荣市景。从图中,我们可以看到当时汴梁城街道宽阔、干净整洁,道旁树木葱郁,庭内鲜花盛开,我们不去探究背后是否蕴藏着危机,但直观可以感受到的是古都特有的文明景象,这说明在北宋时期已经非常重视城市公共卫生和绿化环境。

      在《清明上河图》中共画有八百一十五人,与医或药有关的场所共有6处,有儿科、骨伤科、男女内科等。此外,还有两家药店。从画中的构成来看,有两处是小儿科,小儿科所占篇幅最大。儿科作为中医领域的专科之一,始于唐而兴于宋,在宋代出现了以“儿科圣手”钱乙为代表的一批儿科专家和专著,而且对天花、惊风、麻疹等疾病的防治也有很大成就,是我国医学发展史上儿科发展的鼎盛时期。作者这样作画也是有所根据,儿科在宋朝的繁荣由此可见一斑。

      在图中,还有一处诊所,门前牌子上写着“专门接骨”四个大字。在唐代之前,我国并无外科、伤科之分,它们统称为“金创折疡”。到了宋代,外科和伤科才开始分开,于是有了专门的接骨医生。宋代医学的科室划分为后代医学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此外,在图中还有一处赵太丞家,它位于画面最西端,是一间座北朝南、面积较大的门面房。“太丞” 在宋代是对医生的尊称。“赵太丞家”在今为“赵大夫诊所”。门前两侧各竖一块招牌。门上有副对联,“但愿世间人长寿,不惜架上药生尘”。由于画面是面向读者,所以作者细画了诊所内的情景。整个画面十分清楚地表明这是一家以治疗中医内、儿科病为主的诊所。在画上还有刘家药店、杨家诊所等。

      在唐代,医生地位不高,韩愈曾在《师说》中说:“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他把医生的地位放在了巫婆之下。然而到了宋代,“士人尚医”、“士人崇医”的风气开始盛行,在北宋汴梁这样繁华的市区内,仅几百步就有一家大药店和诊所,可见密度程度之高,从而也反映了当时医学事业的蓬勃发展。


电话

0373-8816123

认证
官网

版权所有:中国医疗器械博物馆 CopyRight 2014-2016, All Rights Reserved 邮箱:yxbwg2015@163.com  电话: 0373-8816123 

地址:中国·河南·长垣·驼人健康科技产业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