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9-06-17 点击:3080
1946年,二战刚结束不久,联合国亦刚成立,联合国善后救济总署(UNRRA)为适应战后的需要,于美国纽约举办护士师资进修班,为饱受战争创伤的国家大量培养护士,以解决并预防“大战之后必有大疫”的问题。时有欧洲四国(捷克斯洛伐克、意大利、罗马尼亚、波兰)和中国各派20名优秀护士赴美接受为期四个月的进修学习。
照片中的20名中国护士由全国各卫生机关举荐,经严格考核后由卫生署、中央卫生实验院,以及有关医院护理主任共同选定,她们分别从事公共卫生、护理教育和护理行政,其中有8名毕业于北平协和高等护士学校,获有学士学位。有3名毕业于政府创办的我国第一所国立中央高级护士学校,这所学校师资力量雄厚,属国内一流。其他佼佼者来自全国各地,有两位系亲姐妹。
赴美进修的20名中国护士分两批从上海起飞,途经关岛、檀香山、加州,转乘火车分别于1946年8月中旬和9月初到达纽约。
在美国的学习课程由华盛顿联总制定,美籍老师担任指导。前三个月课程包括护理、讲授及临床实习。最后一个月可根据自己的专业所长到各科观察和学习。
当时,美国的护理事业已取得突飞猛进的发展。护士在美国社会中亦有相当的地位。护士学校的教育水准很高,教学方式十分先进。学校利用电化教育,如灌肠以及灌肠后所引起的生理变化等都以电影显示。学校十分重视培养和启发护士的兴趣与创造力,她们认为,护理不仅是一种技术,而且还是一种艺术。
最使人惊异的是病人医药与护理常识的普及,大多数病人都按自己预定的时间就诊,所有的常规手续无须医生护士指导,这些都得益于护士平常注重健康教育与指导,当时美国护理模式已转变为主动预防模式,她们负责对病人及病人家属做卫生教育及疾病预防的指导,对每位病人及每种疾病都要做详尽的解释,使病人了解疾病的性质与预防。护理模式的特点尤值一提,即不仅重视病人的个体,还包括客观环境,如家庭、经济、职业、心理问题等。世界卫生组织的成立,促使美国、英国、法国的护士们更加认识到健康的重要意义,以致护理模式相应有了很大变化。对此,中国护士们受益匪浅。她们认识到,美国护理教育制度的改进及科学的进步所带来的护理领域革命性的变化,值得我们认真学习。
上世纪40年代的美国已实行五天工作制,每逢周末,来自各国的护士姐妹们便共同娱乐、聊天、交流,彼此和睦并加深了友谊。美国当地报刊曾以“她们为世界和平而学习”为题发文。“健康与和平”这个人类共同的话题将不同肤色、不同语言的护士们联系在一起。
美国人民认为护士职业是崇高、圣洁、服务于人类之工作,护理工作是优秀妇女的职业。时美国已有正式护士学校1300所,护士18万。按人口比例,每727人中即有一位护士。即此,她们仍感护士人才缺乏。而当时我国注册护士学校仅180余所,正式护士不足7000人。若以1名护士护理2000人计算,按当时我国人口则需要护士22万之多。
护士师资班结束后,有7名中国护士获美国洛克菲勒基金会奖学金资助,继续在美国三所设施完善的大学护理学院深造。20名中国护士学成回国后,大部分从事护理教育和护理行政工作,亦有一部分去了台湾。她们大都成为我国护理领域的专家、学者。
半个多世纪过去了,照片中的20名护士多已谢世。她们中,有的荣获国际护理界最高荣誉奖—南丁格尔奖,有的担任省级护理学会理事长或医院院长,有的被列入《世界妇女名人录》。十年动乱中,她们之间大都失去联系,有的因赴美留学之事,受到不公正待遇……
上世纪80年代中期,20名护士中年龄最小的袁雪老师(曾任江苏护理学会理事长)作为访问学者赴美考察,受到美国护理界最高官员与专家的热情款待,她作为改革开放后中美护理界的友好使者,将美国先进的护理模式引入我国并率先在江苏等地实施,继而在全国各地普及推广。
1997年夏天,笔者为《中国护理发展史》一书的撰写专程拜访袁雪老师,她装扮素朴、待人真挚,流畅之英语,尤其是她的博学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她翻开保存多年的影集,娓娓道来世纪风尘,令我肃然起敬。
(致谢照片提供者袁雪、姚秀缤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