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6-12-07 点击:2512
时间:2016年11月8日,16:30
地点:中国医学博物馆
人物:张立生教授
背景:张立生教授作为中国疼痛学先驱者之一,借助《实用疼痛学杂志》编辑部会议在中国医学博物馆召开之际,张立生教授应邀接受中国医学博物馆的专访
作为本次访谈的记者,是我第一次见到张立生教授,当张教授从车上走下来的时候,他给我的第一感觉非常和蔼可亲,主动跟我们打招呼,之前在同事口中简单了解到张老的情况,为了此次专访,我还专门在中国麻醉博物馆中查找了他的信息,从他的资料中我了解到他为我国的麻醉学、疼痛学留下了很多宝贵的“财产”。一位86岁高龄的老者到今天还一直在为我国医学的发展竭尽所能,张老将他的一生奉献给了他一直热爱的麻醉、疼痛事业,他的精神可歌可敬。
访谈开始前,我还很担心,但是他首先给我们讲在访谈中如果需要自己配合什么你们尽管讲,不要拘束,也很感谢我们的这次访谈等等,听了他的这段话后,让我紧张的心情放松下来,一定要将这次专访做好。
回眸从医
张老告诉我们他从医60年,毕业开始工作后,发现当时国内麻醉还处于初期阶段,很少医生会做麻醉操作,当时河北省的麻醉刚刚起步,会做气管插管操作的人非常少,为了工作,服从领导安排,到天津跟随王源昶教授学习麻醉。他说他的一生没有做过特别轰轰烈的大功绩,大大小小的手术没有出过严重的问题,对自己非常满意。
当谈到这一生的成绩时,他说自己做过最重要的事情是受谢荣教授等人的委托开始创办《中华麻醉学杂志》,当时纸张很贵没有经费也没有单位愿意承接这个印刷工作,后来经过反复奔走,以及2年紧张和大量的工作后《中华麻醉学杂志》正式出版。
国内第一本疼痛学杂志《实用疼痛学杂志》创刊经过
我记得他讲到一个片段我印象非常深刻,当时国内很多疼痛出版物因为没有国家刊号,限制了投稿人晋升的通道,所以大多都停刊了,当自己也想放弃的时候,在读者的来信支持和自己的执着坚持下没有停下来,后来和中华医学会合作将《实用疼痛学杂志》作为中华医学会下面的专业的疼痛杂志。
1988年我国首次全国疼痛治疗专题学术会议
在当时人们认为麻醉医生就应该待在手术室,除了麻醉药不能开其他药,这一现状非常不公平,当时国外的疼痛诊疗已经开展的形式已经丰富多样,所以他开始推动疼痛门诊诊疗,收到患者的支持和广大麻醉医生的支持,后来就和当时的谢荣教授等人商议我们也要召开我国的疼痛会议,得到他们的支持,于是他委托河北麻醉学会开始筹备这次会议,当时预计参会人数三四百人,没想到与会人数达到五六百人,导致会场不够用,临时换地方,大家热情很高,参会人大多是麻醉医生,但是还有很多骨科医生等其他学科的人来参加,真正起到了把我国疼痛学发展的氛围给哄起来了,后来在全国多地相继召开疼痛会议,每次都是七八百人。
中日交流
当时改革开放初期,对外交流非常少,更是没有经费,1986年在张老受邀到日本讲学时,与日本临床麻醉学会小坂二度见教授(当时负责人)进行谈判,每两年一此交替在两国召开学术交流活动,但是有一个非常困难的情况,在当时国内经济条件下,没有经费承担中国交流团的差旅费用,张老提议让日本承担我方费用,当初日本一位代表非常不理解,说这样不平等,但是在张老真诚要求下和日本临床麻醉学会小坂二度见教授对张老个人以及中国的深厚感情下,最终决定费用由日方承担。对中国麻醉博物馆的看法和建议谈到中国麻醉博物馆时,他说非常感谢驼人集团能过建设中国麻醉博物馆,让人们了解麻醉历史很重要,他还回忆了当时南非世界麻醉医师会议时,他受邀讲课时还向听课的人推荐驼人集团的展位,除了驼人当时没有中国麻醉企业参展。
人物简介
张立生教授
出生于1931年 11月生, 汉族,
1950年至 1955年在天津市河北医学院医疗系本科学习。
1963年至1998年先后任河北医学院麻醉学教研室主任,附属第四医院麻醉科主任与急诊科 ICU 主任。
1979年晋升为麻醉学副教授, 1981年为麻醉科主任医师, 1987年晋升教授, 并被批准硕士研究生授予权。
1982 年至 1987 年任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院长,并曾担任中华麻醉学会与河北医学会常委, 以及河北麻醉学会多届主任委员。
现为 《实用疼痛学杂志》 总编辑, 曾任 《中华麻醉学杂志》 副总编辑与国内多家著名杂志编委。
从事麻醉学与疼痛诊疗工作约 60年, 创建河北医科大学麻醉学科和其附属第四医院 ICU病房与高压氧舱, 是河北省麻醉学科的主要奠基人。
1981年受中华麻醉学会委托,在石家庄市创刊 《中华麻醉学杂志》。
自 1986年培养硕士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