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6-12-15 点击:4498
从医学产生的那一时刻起,人体解剖和外科手术也就同时开始进行了。打开广博而浩瀚的中国医学发展史,我们就会发现,在中国古代,人体解剖和外科手术就已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但一直未能与中医理论有机地结合起来,未能引起人们的充分重视。在中西医结合外科不断发展的今天,重新研究这些资料,或许能给我们带来某些有益的启示。
1 先秦时期
早期的人类为了自身的生存或祭祀仪式的需要,在宰杀动物、俘虏或罪犯时,不自觉地获得了一定的解剖学知识。无数的实践,为后来的人体解剖学奠定了基础。如上古名医俞跗,能“割皮解肌,决脉结筋,搦髓脑,揲荒抓蒂,湔洗肠胃,漱涤五脏,炼精易形”,即是在熟练掌握人体解剖学知识后所进行的外科手术。奴隶社会时期的《列子汤问》记载了扁鹊在全身麻醉下进行的开胸探心术。由于手术步骤和术后处理未作详述,使得我们不能窥其全貌。马王堆出土的《五十二病方》中也有关于刀箭金创的外科处理记载。
约在3000年前的周代,我国就有了专门的外科医生,当时称为疡医,能使用一些简单的手术及外治疗法治疗疮疡及体表外伤。“外科”一词也因此而得名。
春秋战国时代,出现了我国现存最早的医学专著《黄帝内经》,对人体解剖的认识已达到了相当高的程度:“若夫八尺之土,皮肉在此,外可度量切循而得之。其死,可解剖而视之。其脏之坚脆,腑之大小,皆有大数。”解剖一词由此首创并一直沿用至今。另外,书中对人体消化道的实测,人的大小肠的长度与食管长度之比为35:1,而现代解剖学实测为37:1,误差很小。书中对浅表血管如尺动脉、桡动脉、颞动脉、舌下动脉、颈动脉、股动脉、 动脉、足背动脉、胫后动脉及大量的体表静脉,甚至微循环,都有真实而可靠的描述。书中外科列专篇论述,并记载了针砭疗法及脱疽后期的截趾术,腹腔穿刺术也有十分详细的描述:“徒水,先取环谷下三寸,以铍针针之。己刺而之,而内之,入而复之,以尽其水。必坚,来缓则烦,来急则安静。间日一刺之,水尽乃止”。
2秦汉三国两晋时期
这一时期,社会动荡,战争频繁,客观上为人体解剖及外科手术的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我国最早的以医学为目的的人体解剖,是在公元11年(西汉王莽新朝始建国三年)10月,朝廷捕获了翟义党徒王孙度,“莽使太医、尚方与巧屠共刳剥之,量度五脏,以竹筵导其脉,知所终始,云以治病”。可惜资料未能完全保存下来。
代表这一时期外科学成就的当属华佗的开腹手术:“若疾发结于内,针药所不能及者,乃令先以酒服麻沸散,既醉无所觉,因刳破腹壁,抽割积聚。若在肠胃,则断截湔洗,除去疾秽,既而缝合,敷以神膏,四五日创愈,一月之间皆平复”。对手术指征、术中变通及术后处理都有所交待。手术成为这一时期常用的治疗手段,开腹手术比西方国家要早1700多年。
两晋时期,人体解剖学有一些新的发现。如女性子宫的四个开口胞门、子户、中黄门、子门(即左右输卵管口、宫颈口、阴道口)就是在这一时期被认识的。东晋时期,有了首例兔唇修补手术的记载。其他外科手术,如切开排脓术、鼻赘摘除术、脱疽截趾术、下颌关节脱位复位术、肩关节脱位复位术等等,都有比较成熟的经验。
到了南北朝时期,封建礼教的束缚,严重阻碍了解剖学的发展。当时有个叫唐赐的人,喝酒时吐出了20余条虫子,非常害怕,临死前嘱咐妻子在他死后要剖开肚子,看看到底是怎么回事。妻子和儿子照他的遗嘱做了,结果触犯了禁律,被砍了头。
3 隋唐宋元时期
中医学理论中整体观念、追求思辨效果的方法论一直在医学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在古代解剖学基础上构筑的中医学,在其理论体系完成之后,不懂解剖的人也能从事临床医疗工作,古代解剖学成果反而变得不十分重要,客观上阻碍了人体解剖和外科手术的发展,但外科手术治疗疾病的实践却一刻也没有停止。
隋代巢元方在《诸病源候论》中首载肠吻合术:“肠两头见者,可速续之。先以针缕如法,连续断肠,便取鸡血,涂其际,勿令气泄,即推内之。肠但出不断者,当作大麦粥,取其汁持洗肠,以水渍内之。当作研米粥饮之。二十余日稍作强糜食之,百日后乃可进食耳”。并对术后护理、预后、并发症的防治等事项都有具体交待。在当时能对肠断裂进行这样较为科学的处理,是难能可贵的。
唐代名医辈出,随着盛唐时代的到来,中医理论和辨证论治体系正走向成熟。这时,人体解剖和外科手术的地位显得越来越不那么重要了。
4 明清时期
明清时期,中医外科学的发展进入全盛阶段,形成了正宗派、全生派、心得派的争鸣之势,大量外治疗法及手术技术相继问世。如清代高文晋于1856年出版的《外科图说》中手术器械的描绘就有33种之多,很多手术步骤都有详尽的描述。尤其值得一提的是,明代中叶,曾有一名操浙江口音的医家做了一例阑尾切除术,其方法和步骤与现代外科手术基本相似,对炎症性阑尾的描述也维妙维肖:“切开腹壁,随割雄鸡血滴入,有形如蜈蚣昂头出,急以刀钳去之,以药缝其口,病若失”。与西方国家同类手术相比,大致属于同一时期。这时,甲状腺仍然属于手术禁区。刘基所著《郁离子》就有一例甲状腺弥漫性肿大者,手术后2天便死亡。
明清时期的解剖学成就以王清任的《医林改错》为代表,王清任在30岁时,路过滦州福地镇,发现义冢处有许多被犬食残遗的病儿尸体,“初未尝不掩鼻,后因念及古人所以错论脏腑,皆由未尝亲见,遂不避污秽,每日清晨,赴其义冢,就群儿之露脏者细视之”。发现了人体内部的总卫管(腹主动脉)、荣管(上腔静脉)、遮食(幽门括约肌)、津管(胆总管)、总提(胰腺)、膈膜(膈肌)等结构,纠正了不少前人的错误论断。
几千年来,我国古代的人体解剖都是由外科医生、法医学家、屠夫或刽子手来施行的,并没有出现专门的解剖学家和解剖学专著。这些解剖学成就为后来的西医引入做了物质上和技术上的准备之后,其历史使命也就完成了。外科手术技术由于一直没有纳入辨证论治的理法方药体系,以整体观念为指导的中医理论没有也不可能给手术实践以具体指导,加上古代交通落后,信息闭塞,医家之间门户之见,部分手术技术就自生自灭了。有些手术方法在经历了几千年的实践后,仍然不失其优点和实用性,至今仍在临床上广泛采用。如痔瘘手术、针拨白内障术、脱疽肢端的蚕食法、部分切开排脓技术等等。
今天,我们重新研究这些资料,是为了增加人们对祖国医学人体解剖和外科手术的认识,增强对中医宝库的信心,同时,开阔中西医结合外科临床研究的思路。如果在思想上、方法上存在误区,在理论上就不能达到一定高度。吴咸中院士及其领导的学术群体,创造性地提出了许多新理论和治疗方法,为现代医学和祖国医学的发展都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为中西医结合事业走出了一条新路。
来源《中国中西医结合外科杂志》1997年第3卷第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