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史赏析MESEUM OVERVIEW
首页 > 文史赏析 > 最具牺牲精神的英国小村庄:阻击黑死病,永留青史!

最具牺牲精神的英国小村庄:阻击黑死病,永留青史!

时间:2020-03-13 点击:2449

贤者之乡:为免瘟疫蔓延全国,村民们把自己关在笼里400天!

 在医疗落后的年代,人类面对瘟疫时总会恐慌到失去理智,以致从局部扩散到更大范围。类似惨剧在过去几百年中比比皆是,其中最大的一场悲剧发生在17世纪的欧洲,也就是史书中记载的“欧洲黑死病”和“世纪大瘟疫”。

 但凡跟欧洲黑死病有关的文字记载,都离不开“老鼠、英国人和欧洲死亡2500万人”的字眼,如果还原历史的话,也就是“一只病变的老鼠把病毒传染给英国人,英国人再把鼠疫传染给整个欧洲”。据说最严重的时候,伦敦每周因黑死病而死的人都在7000以上。

但奇怪的是,这场导致欧洲2500万人死亡的大灾难,虽然从伦敦开始扩散,但英国北部却安然无恙的没怎么被肆虐。这一切与英国中部德比郡山谷中的亚姆村密切相关,甚至可以说是村民们把瘟疫挡在英国中北部的“大门”外。

亚姆村很小,居民们主要来自中世纪英格兰开采铅矿的矿工,由于铅矿的储量足够供应南北所需,英格兰政府就把连接南北的交通补给点设在了亚姆村,成为英国南北商人的必经之路,村民们也得以受惠过上优越的生活。

然而,原本富足安宁的生活被不速之客打破:一名从伦敦出发的布料商人把瘟疫带到了亚姆村,与布料商人接触最多的裁缝一家四口,两天后发烧昏迷、皮肤溃烂死亡。随着医生及探望者的离开,村民们也出现了高烧症状。

此时,从几百公里外的伦敦才传来黑死病的消息,为了躲避瘟疫,村民们决定往北撤离。

第一个提出反对的是牧师威廉,他把村民们召集在教堂里商议:如果往北撤离,肯定会把瘟疫带到北方;如果留在村里,或许可以阻止瘟疫波及剩下的大半个英国

经过简单的讨论,村民们做出了最痛苦的选择:留下来,阻止瘟疫通过亚姆村蔓延至北方

走的话未必能活,谁也不知道自己有没有感染瘟疫;不走的话就会死,哪怕没感染的人也很容易被感染。但我们愿意试试,因为善良需要传递下去,后人们要记住善良

这段话被刻在亚姆村中央空地的纪念碑上,这段历史也被写入1950版的英国教科书中。

通过决议,宁死不走的村民们先把通往北方的道路封锁,留下几个身强力壮的男子在路边阻止行人,其余人将自己关在有水井的笼子或围墙里,确认感染者再将其移送到酒窖和地下室中,未感染或确认痊愈的人才能离开。

遗憾的是,进入酒窖和地下室的所有人都没能活着出来,在那个缺乏抗生素和医疗水平的年代,感染瘟疫的存活率可以忽略不计。

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多的村民被确认染上黑死病,村子里也出现了越来越多的墓碑,到最后几乎整个村子都是。之所以只有墓碑,是因为被感染的尸体只能集中深埋,留下墓碑是为了写几句话告诫活下去的人。

比如矿工莱德写给女儿的是:“亲爱的孩子,你见证了父母与村民们的伟大”;医生写给回娘家的妻子:“原谅我不能给你更多的爱,因为他们需要我”;牧师威廉写的是:“希望你们把善良传递下去”……

亚姆村民的无私与勇敢,很快就感动了方圆百里的居民。为了表达谢意,附近居民约定轮流送来食物与药品。留守村民怕瘟疫传染给这些赶来帮助的人,只同意把物资放在村口围墙上,也就是如今竖立路牌的地方,曾经两米高的围墙,早已倒塌只剩半米墙根。

村民们自愿隔离400天后,瘟疫才随着感染者的死去而消失,德比郡政府随后派人前来确认。据说连续十天的报纸都以“贤者之乡”为头版,内容是“全村只剩下70个人活着,其中33个是16岁以下的孩子,剩下的都是这些孩子的母亲和监护人”;图片则是每一块都写着劝诫语句的墓碑。

令人揪心的是,这33个孩子被单独分别留在教堂的各个角落,除了牧师每天送一次食物外,任何人都不能接近,也不允许孩子们相互有肢体接触。对亲人的思念和长期的精神压抑,让这些孩子或多或少都患上精神疾病,其中一部分在郁郁寡欢中死去或因为抑郁而自杀。

十年后,英国国王查理二世偶然听到一名仆女谈起父母的事迹,被感动得当场落泪,随即要求全国周知,并特赦亚姆村后代世袭免税。至此,亚姆村的事迹才广为人知,在后续无数诗人画家的艺术作品中,亚姆村民一直被冠以“贤者善人”的代表。

而这些村民的后人也一直在贯彻祖先的劝诫,不仅拒绝了国王的补偿,连几百年后的德比郡政府,无数次送钱送地都不要。最近的一次就发生2019年初,他们拒绝的理由是:“我们可以种植农作物、饲养牛羊维生,而且也住惯了这里的石头房子,还有很多人比我们更需要这些钱。”

所以,亚姆村被当英国北部居民当成圣地,有些新婚夫妇还会把婚礼放在这个曾经被瘟疫肆虐的地方举办。虽说现在知道这段历史的人并不多,但知道的人都会特地赶来看一眼,也会追着村民们要买他们私人家的羊奶、蔬菜水果,为的就是表达一点心意,以及对善良的尊敬。




最具牺牲精神的英国村庄

伊丽莎白·汉库克接连失去了丈夫和6个孩子。夺走她家人生命的罪魁祸首是黑死病。

1664-1666年的3年中,黑死病登陆英伦三岛,这里瞬间变成“死亡之地”——1/4的伦敦人口(约10万人)染病而亡,无数村镇被波及。汉库克一家生活的亚姆村位处黑死病肆虐最为严重的地区。人们没有想到,这个位于英国中部城市曼彻斯特35公里的安静村庄,会成为英国历史上最具牺牲精神及英雄气概的地方。

尽管对疾病束手无策,村民们还是做出了令人惊叹的决定——将整个村落隔离,以免其他村庄和社区被瘟疫摧毁。在神父威廉姆·莫泊桑的带领下,村民们用石头建成高墙,并发誓永不穿过这条边界。

为确保能够得到食物和其他的必要供给,村民只能在隔离墙上挖出孔洞,并把硬币泡在装着醋的孔洞里(当时醋被认为能够起到消毒作用)。而周边村子的商贩会定期收集硬币,然后留下一些肉类、谷物。

隔离后的亚姆村曾尝试各种方法防止瘟疫在村民间传播。资料记载,村民威廉姆·莫泊桑的妻子在被确认感染瘟疫的前一天告诉丈夫,周围的空气闻起来甜甜的。也正是这句话让莫泊桑意识到她被传染了。这就是当时人们在瘟疫中学到的全部经验——如果一个人的嗅腺出现好闻的味道,往往意味着他已经感染瘟疫,体内的器官已受损甚至腐烂。

村民们开始认为瘟疫是通过空气传播的,于是戴起塞满药草的面具,避免闻到甜味。有些人甚至坐在臭水沟里。但所有的这些努力都于事无补,死亡人口不断增多。在黑死病的肆虐下,人口本就稀少的亚姆村有200人相继死亡。当村里的石匠也死去后,村民们只能自己雕刻墓碑。

到了1666年8月,瘟疫对这座封闭的城池造成毁灭性的影响——全村344个村民中,有267人死亡。剩下几十名侥幸没有感染瘟疫的人被认为是“特殊能力者”,今天,人们认为是一种特殊染色体让他们远离瘟疫。

14个月以后,这场横扫英国中南部的瘟疫,奇迹般地消散了,正如它到来时一样突然。亚姆村村民的生活逐渐回归平静。

如今,这座阻挡过瘟疫的村庄已经成为谢菲尔德和曼彻斯特地区的矿业重镇。但围绕在村外的岩石城墙仍然骄傲地伫立着,几个世纪没有改变。

电话

0373-8816123

认证
官网

版权所有:中国医疗器械博物馆 CopyRight 2014-2016, All Rights Reserved 邮箱:yxbwg2015@163.com  电话: 0373-8816123 

地址:中国·河南·长垣·驼人健康科技产业园